更新时间:05-19 13:39:41作者:王华老师
篇一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速度、结构、动力,三个关键词,勾勒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内涵。——《将改革进行到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世界经济下行,让高位发展的中国也受到了影响、感受到压力。“三驾马车”中,投资、出口的拉动力越来越小,国内产品消费驱动相对乏力。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等价格优势逐步削减,人民对生态保护、资源集约、绿色发展的需求与粗放生产之间的矛盾逐步加剧,这都对我国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引领好经济发展新常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如何发挥最大效用?这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回答好的关键问题。“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从基础作用到决定性作用,循序渐进中,更是体现了中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决策智慧。
从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着手,通过“三去一降一补”“放管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有效改革举措,让政策更为宽松,为企业发展创新、行业转型升级不断“松绑”,全面提质增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实际行动,进一步完善了生产创新、行业改革、结构转型所需的经济生态。但“软环境”有了,如何适应新环境、提升“硬实力”?如何找准机遇、有效定位、精准发力?这就成了全社会需要共同探讨的新话题。
时下,一些企业、行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瓶颈,要么转变方式、提升产能,要么拓宽思路、转型升级,这就对资金、技术、创新等要素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越是关键时刻,越要体现出生产经营者的基本定力。有的企业,面临压力慌了手脚,不知所措,又缺乏思想理论上的支撑,很难把握住中央释放出的政策红利、改革利好。有的单位,具备很强的政策敏感性,把握得也很及时,但缺乏对现状环境的深刻认识,导致“好刀”用不到“刀刃上”,动了太多脑筋,却难有建树。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更多的企业、行业能够精准识别环境、精准把握政策、精准创新生产、精准转型升级,让“新常态”从挑战变为巨大的发展机遇。要引领思想认知,树立企业家的信心和决心,正确认识改革带来的“阵痛”,让他们面对难题静得下心、应对困难沉得住气,乐观对待问题、重视化解矛盾,积极在发展中探路子、找对策。要引领环境优化,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向纵深,进一步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敢对自己“动刀子”,取消无效审批、简化办事流程、整合低效职能,解放企业发展的生产力。要引领创新发展,注重技术革新,加大对高科技人才的招引力度,为企业的发展配套高层次的研发力量,并优化创新平台、促进创新合作、强化创新共享,全面提升产业创新的区域竞争合力。
经济发展新常态尽管带来了挑战,但也伴随着发展的更大机遇。我们只有坚定“两个毫不动摇”,敢改革、能改革、善改革,才能更好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取得一个又一个更大的胜利。
篇二
开篇之集的《时代之问》,“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如何改到位”等那一个个重大改革之问,问出了我们党员、干部、群众的心声。改革的春风已经劲吹,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掷地有声的语言,传递了斩钉截铁的决心。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逻辑缜密地阐述,它大量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改革、部署改革、亲力亲为推动改革的珍贵画面,那浮现的一幕幕在全面深化改革决策亲历者的生动讲述,呈现了干净利索的思路,在新一代领导集体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带来了全面深化改革、与民更始的新时期。
与民更始,需思想观念的破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时至今日,开枝散叶的各项改革,已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书写了39个春秋的历史篇章,就如《时代之问》中那一字一句的激情表达,不可否认地唱响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推动着滚滚向前但也泥沙俱下的时代潮流。然而也存在越来越多的矛盾、亟待破局的发展围城。让我们相信,“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自觉地把“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善于寻找最大公约数,在现代化新航程中乘风破浪。
与民更始,需回应群众的呼声。没有民生的持续改善,一切工作毫无意义。改革需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社会发展凸显最突出的矛盾入手,来决定哪些改革要小步走、稳步走,哪些改革需要不停步、迈大步,哪些改革需稳中有进,哪些改革要惊险一跃。要牢牢把握“五个坚持”原则,切实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民生问题,滚动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做到干一件成一件,群众满意一件,让百姓在民生诉求的回应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担当、效率和作为。
与民更始,需读懂人民的期盼。以前的改革,为的是解决人民的温饱;今天的改革,更着眼于全面发展,追求的是社会公正,关切的是民众尊严,铸就的是发展动力。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科学规划生态空间,统筹推进“多规合一”。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公平保障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生态环保机制,敢
“啃硬骨头、涉险滩”,才能让改革为社会活血化瘀,打通官民心结,成就和谐中国。
与民更始,需筑牢民生的情怀。“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从“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到“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是最大的潜力”;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提出“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