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小学成长教育在线教育资源平台!

企业文化认识的三大战略误区

更新时间:05-19 11:28:24作者:才子老师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企业文化舶来我国已经二十多年,给我国企业界带来了全新气象。特别是随着2001年我国被批准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企业文化被推上了许多企业重要的管理地位。

  然而,不同的企业家和研究者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不相同,在不同企业的实践也千差万别。因此,当前我国学界及企业界关于企业文化仍存在一些片面认识,这可以概括为三大战略误区。

一、是管理文化,而非经营文化?

  作为舶来品和新生事物,企业文化在我国也走过了一条快速发展但并不平坦的道路。

  198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国外意识形态及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新思潮的进入,企业文化开始传入我国,与企业文化同期传入的还有企业形象战略(CIS)。

  1988年,广东太阳神集团开始导入CIS,并大力推广,这使得人们迅速对企业形象战略空前重视。而企业文化比较抽象,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就相当模糊,甚至认为它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企业一贯倡导的东西差不多嘛!所以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国内基本没有出版过一本由国内学者撰写的有影响力的企业文化专著。

  但是1990年代后期,从企业实践层面来看,一方面,随着海尔、联想等一批中国现代企业的日益勃兴和对企业文化的渐渐重视;另一方面,随着广东太阳神、沈阳飞龙、山东三株等企业的日渐衰落,学界、企业界才真正开始反思:能够支撑企业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此后,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逐步得到重视。

  不过至今,中国学界及企业界对外来商业文明仍然是重思想而不重方法。认为企业文化是管理文化而非经营文化、企业文化应该重在内部而不是外部,即重在内部管理,而不是外部市场经营;企业文化尤其是党政工作人员的一种工作职责。认为企业文化是用来管人的,而不是用来管事的。管人的东西往往讲究艺术,管事则需要科学;管人要讲究思想、个性,管事则需要逻辑、工具、手段。这显然是对企业文化的片面认识。

  企业文化既是一门管理科学,又是一门管理艺术;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又是一种实践方法。像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包括企业的人才观、分配观、竞争观、时间观等,这些都属于管理形态的企业文化;而战略文化、营销文化、品牌文化、CIS形象文化、服务文化、制度规章、技术创新、企业运营、流程再造等,这些则属于企业的经营文化。将科学思想和艺术手段揉合而使管理经营更加有效,这正是企业文化所独有的特点。即便企业文化首先重在内部,归根结蒂也是为了外部经营,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得越好,必然越有利于企业的外部经营和战略扩张。

为您推荐

不要让企业文化成为领导文化

很多人都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或者领导文化,但是安然的轰然倒塌和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财务危机,都说明了如果领导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流,失败似乎不可避免,只是时间的问题。企业的发展必然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就如同一个国家需要“三权分立&rdquo

不能量化企业文化的作用

须要知道,好的文化是区域扩张的基础,是销量突破的灵魂,是升级变革的关键。企业要想快速跑起来,并始终在快速跑道上跑,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实在是要不舍昼夜,苦下真功。   没有好的文化,就没有好的企业。   文化于企业,既是战略,也是战术。说是战术,因为只

制约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因素

当今,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十分迅速,但兴起得快,长存得少。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属于经营者,也不存在国有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且企业变革也迅速,为什么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仍旧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这使得很多企业文化界人士产生疑问,甚至生发&ldqu

企业文化大批判治国还是治家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可以用治家的方式来治国,这种逻辑其实祸害中国几千年!而在现代管理理论中,更有专家理论鼓吹可用“治家之法”来管理企业,很多企业要求员工把企业当“家&

培育营消型企业文化

从2001年至今年的十多年间,作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领航者海尔等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大致上走了三个阶段:先是内部的流程再造,后是大搞外包(即开始与外部企业价值链)的捆绑式重组流程再造,以至第三阶段发展到制造业服务业化,使企业运作价值链直接跟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价值取向

研究发现,很多企业的问题都是由不良企业文化而导致的结果,例如员工工作积极性低、留不住人才、工作效率低等。这说明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价值取向,一个企业拥有正确统一价值取向,才能建立起卓越的企业文化,从而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