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5-18 14:28:57作者:王新老师
砍出的“上学路”
黑潭村小学成立后,因为缺少教师,杜秀兰一个人担起了孩子们的语文、数学、体育和生活老师。她用仅有的左手在黑板上写下诗词歌赋和九九乘法表,在操场上托起篮球,在孩子夏日午休时拿起扇子。
因为担心教学的形式太单一,学生们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杜秀兰也会采用图片等道具辅助教学,向孩子们展示什么是“天安门”,什么是“故宫”。有孩子告诉杜秀兰,正是这些图片构成自己对外面世界最早的想象。
黑潭村小学规模最大时曾有超过60名学生。面对年级不同,性格各异的男孩女孩们,杜秀兰极有耐心,对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都了如指掌。“我们村里的孩子,有的读得时间长,有的一二年级就去外面读了。我也尽量给他们教得细致一点,孩子以后离开了也好适应。”杜秀兰告诉澎湃新闻,那时候自己精力好,一些条件上的问题都可以克服,就想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合适的教育。
村小里有的孩子家住山顶,从山顶到半山腰的学校没有道路,仅有宽不到1米的土山路,另一旁就是陡峭的山坡。担心孩子们独自上学容易发生意外,每天清晨5点多,杜秀兰就开始起床梳洗,然后上山接送学生,一路护着到学校,放学后再一路爬山把孩子送回去。
“主要是一下雨就滑,那山上的孩子都找不到路,我要去送一下。上去(我)就走后面,下来就走前面,有的地方拉一把,孩子就能过去。”遇到雨天的积水或难走的地方,杜秀兰就把孩子直接抱过去,或者背在背上。“我有力气,做这么多年习惯了。”
这条平时几乎没有人走的路,长满了茂密的植被树木,有一段路上还长满了荆棘。每隔一段时间,杜秀兰就会带着砍刀上山,一点一点的把路砍出来,“小的就用手拉一拉,大的树丛就用砍刀砍一下,路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