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5-18 14:28:57作者:王新老师
年幼失臂1968年,杜秀兰出生于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
1974年,刚上二年级的杜秀兰就要常常帮着家里干农活。一次在悬崖边割草料时,她不幸一脚踏空,高坠导致右手手臂严重骨折。受限于山村里落后的医疗条件,杜秀兰没能得到妥善的治疗,受伤的右臂感染后遭截肢。
“当时很渴望上学,我就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用左手生活,我父母也很支持我,让我继续读书。” 截肢后的杜秀兰坚持读书,她说,“考大学”是自己从小的梦想,尽管只有一条胳膊,写字的时候没办法翻书,看书的时候不能按住书页做笔记,她还是坚持读到了高中,并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
但没能上大学一直是杜秀兰的遗憾。“当时一直都很难过,但这个时候我也看到,我们村子里有很多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却没有学上,有的孩子直到十岁还没有进过课堂。”这让杜秀兰冒出 “成为教师”的想法,“自己上不了大学,能帮村子里的孩子考上大学也是好的。”
1985年,17岁的杜秀兰在黑潭村借了两间小屋,办起了幼儿园,对孩子们进行启蒙教育。幼儿园的条件艰苦,缺少教学用品,杜秀兰就利用自然的道具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山里不通自来水,杜秀兰坚持每天去远处挑井水,烧开水给孩子们喝……
1992年,村里成立的黑潭村小学取代了杜秀兰的私人幼儿园。但杜秀兰对孩子们全身心的关爱让当地的家长深受感动,家长们都希望杜秀兰能够继续为孩子们上课。经过当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协商,杜秀兰成了一名代课教师。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坚持做一名乡村教师时,杜秀兰笑了笑表示:“看到孩子们没学上怪可惜的,就想帮帮他们。后来教了几年,家长都只要孩子到我这里念书,那就得教下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