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5-19 17:21:44作者:王华老师
【重阳节手抄报资料:上古九月习俗】
对于农耕社会来讲,农历九月农事基本完毕,因此从远古开始,华夏先民往往将丰年庆典和祭神祀祖等活动安排在九月。
《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并且说“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獀马。”可见在季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先民普遍存在着飨天帝、祭恩祖等岁时活动,而且这一习俗在战国时期还被统治者加以条令化和典章化。
由于这是一种丰年庆活动,所以九月庆典习俗明显带有酒神狂欢的色彩和特点,有着大量娱乐内容(“祭神”、“飨帝”、“田猎”、“野宴”等)。后人普遍认为汉代以后九九重阳节的野宴、饮酒、歌舞等习俗即源于先秦的九月庆典。所以有人把先秦的九月庆典看作是中国的酒神节。除汉民族及其前身华夏族外,古匈奴族、高山族和壮族都有着多样的九月庆典活动,其中高山族阿美人和壮族的九月节庆活动还一直延续至今。
【重阳节手抄报资料:先秦的火神死亡崇拜】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非常崇拜火和火神。先民把一颗亮度很强的恒星——心宿二星看作是火神的化身,称其“大火”或“大辰”、“心”,并把它当作古代季节星宿的标志,通过观察“大火”出没的位置来确定季节转换。由于其具有划分季节的作用,传说在四千多年前的颛顼时代,就设立了火正的官职专门负责观测这颗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