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小学成长教育在线教育资源平台!

未来乌海城市发展规划,乌海城市规划高清图最新消息

更新时间:05-18 18:45:36作者:王新老师

未来乌海城市发展规划,乌海城市规划高清图最新消息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规划编制目的
《乌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于2008年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编制,并于2011年5月23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实施。规划提出了把乌海建设成为“国家能源与重工业基地、沙漠旅游服务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以滨水宜居、生态园林、多元文化为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为具体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和要求,解决近期城市发展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综合协调城市相关部门的近期工作重点,结合乌海市的实际情况,编制此规划。

第2条 规划期限和范围
本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20年。
规划范围为《乌海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所确定的规划区范围,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
第3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3.《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建规【2002】218号)
4.《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2013年)
5.《乌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2011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6.《乌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实施评估报告》(2015年)
7.《乌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
8. 国家、内蒙古自治区和乌海市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第4条 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五位一体”和“四化同步”,深入实施“一个中心、两个转型”战略,全力推动“生态立城、形态塑城、业态兴城、文态铸城、动态创城”五态一体发展,突出“民生优先、绿色优先、旅游优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和谐的幸福乌海。
1.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法定性和政策性原则。近期建设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以政府目标、建设需求为导向,提出综合性、实施性、整体性的建设计划,并以规划政策的形式,对各项规划内容予以规定和限制。
3.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近期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相衔接;对其他部门专项规划中的近期建设内容在城市空间上进行综合协调和落实。
4.公众参与原则。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听取各部门、地方和公众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与意见,保障公共利益。
5.坚持城市产业与空间拓展有机结合的思想,通过城市空间的拓展与整合,促进产业协调整发展和升级,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近期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5条 近期发展目标
城市发展总目标:产业发展走向多元化,从专业化工业城市向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转变;吸引区域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由分散向集聚转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向滨水、生态园林、宜居特色城市转变。
1.经济增长目标。“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 1:52:47。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社会发展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保持城市人口适度稳定增长;就业、教育、文化、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保障居民的便捷出行;保障全部人口享受基本的居住条件,保护文化遗产,推动社会文化和谐健康发展,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乌海城市文化。
3.区域发展目标。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加强与乌斯太、棋盘井、蒙西等工业园区和周边其他城镇的联动,推动产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加强公共服务设施、交通与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周边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
4.生态环境发展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深入人心。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下降,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节能减排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5.城镇空间发展目标。不断推动城市更新,完成工矿棚户区搬迁与老城改造,提升城市形象;优化环山湖区域用地布局和功能结构,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新农区建设,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1)全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城市在优化空间、集聚人口、带动发展中的作用,坚持新城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并重,重点做好“山”、“水”、“城”三篇文章,将我市建设成为人口集聚、布局合理、滨水宜居、文化多元、开放合作的自治区西部“小三角”地区乃至宁蒙陕毗邻区域中心城市。
(2)优化中心城市生活功能区。改造提升海勃湾、乌达、海南城区功能,按照“活力、繁荣、文明”内涵特色,通过培育与完善城市功能,结构调整与优化,品质改善与提升,建设成为舒适、宜居、便捷的城市群。提高人才、资本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提升商务服务、生活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改善环境品质,充分展现西部中心城市的品味和魅力。
(3)突出打造沿黄沿山旅游度假功能区。以环乌海湖周边、甘德尔河、甘德尔山地区为重点,打造具有湖光、山色、大漠、草原等自然特色和历史、书法、赏石等文化特色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养生核心功能区。加强整体规划设计,重点建设旅游度假、体育休闲、湖上运动、会议会展、文化演艺、高端商务区等项目,打造最具吸引力的乌海黄金岸线。
第6条 近期发展策略
1. 经济发展策略。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不断壮大市场主体;更加注重转型发展,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引擎。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
2.社会发展策略。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推动发展成果更好地由人民群众共享。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乌海建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3.区域协调发展策略。深化区域间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推进乌海及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战略,积极开辟合作发展新领域,深度融入国家、自治区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4.市域协调发展策略。统一规划、集中领导、多方协调,增强产业集聚,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市域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城矿、城市与工业园区以及三个城区之间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构建平衡发展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5. 生态环境发展策略。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质量。加强生态保护,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四章 近期城市建设重点
第7条 近期重点发展地区
为促进产业集约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创建环境优美的城市,本规划确定以下4类重点发展与控制地区:
1.重点开发地带。拥有良好的用地条件和设施支撑、以新开发活动为主、对促进城市整体发展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地带,主要是海勃湾城区滨水地带(滨河二期、三期),乌达城区北部新区、东部滨水地带、滨河西区。
2.重点改善地带。以整理和改善为主、对提升城市功能有重要作用的地带,主要是海勃湾老城区、乌达老城区、海南城区。
3.重点生态恢复地带。位于总体规划生态控制线内、现状生态破坏严重、急需进行生态恢复以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地带,主要是矿区。
4.重点控制地带。需加强用地控制的地区,主要是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
第8条 近期重大建设项目
1.落实《乌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全力推动“生态立城、形态塑城、业态兴城、文态铸城、动态创城”五态一体发展,突出“民生优先、绿色优先、旅游优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和谐的幸福乌海。
2.保证重大项目的实施
在近期也就是“十三五规划”期间,对城市整体发展影响最大的重大建设项目是滨河二期、滨河三期、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海勃湾北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基地、滨河西区旅游景区、乌海北站综合物流园、棚户区与采煤沉陷区住宅搬迁改造建设等。这些项目的建设是动态的过程,建议乌海市相关部门对这些项目继续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实施动态管理,提升项目的质量与效益。
(1)滨河二期
滨河二期位于海勃湾城区南部,紧邻甘德尔山和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库区,是海勃湾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定位为以商务、商业、会展、旅游、居住为主的区域性服务业中心。滨河二期是乌海市区域性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载体,将更多的用于布置在滨河一期中安排不下的某些区域中心城市功能,视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市场需求控制其开发进程。目前已完成西片区的基础设施及道路建设,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有健康产业园、东片区基础设施及道路建设。
(2)滨河三期
滨河三期位于海勃湾城区西北部,包兰铁路与黄河湿地之间,是位于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坝下的城市片区,是海勃湾城区的组成部分。滨河三期规划范围总面积5.1平方公里,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的生态环境与景观特色得天独厚,打造滨水特色宜居社区,高标准建设,做足黄河水文化文章。十三五期间在落实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重点保障公共设施建设及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实施。
(3)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
、甘德尔山景区的建设是乌海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也是未来乌海市旅游产业最重要的品牌与核心,将会提升乌海市文化、旅游、城市形象的整体知名度。将甘德尔山作为一个整体,甘德尔山前地带应以与旅游相关的项目建设为主,按照国家级旅游景区的标准进行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成吉思汗主景区高山草甸旅游景区、太阳神广场等建设项目。
(4)棚户区与采煤沉陷区住宅搬迁改造工程
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将改善市民生活居住条件与整体提升城市品质结合起来。在搬迁改造过程中,尤其关注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提升问题,并保障就业岗位。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海勃湾东山棚户区、乌达棚改二期、海南棚户区。
(5)园区建设与整合
完善现有各工业园区,加快发展新型建材产业、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医药产业,提升特色冶金产业,保护性开发煤炭资源,打造区域电力洼地,实施“焦炭气化”战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以精细化工为重点的化工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煤焦化工、氯碱化工循环产业基地,初步建成自治区重要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重点推进乌海鸿达物资交易中心、隆信祥物流园、乌海北站中心货场、乌海北站综合物流园、越东物流园、乌海渡口物流园、宜嘉药品仓储中心、乌海国际陆港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在我市建立仓储配送中心。
(6)旅游业拓展
树立和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立足我市地域面积小、交通便利性强、旅游资源集聚等优势,把城市整体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单元,统一规划、科学布局、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力争将乌海湖建设成为自治区品牌景区、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中国西部区域旅游集散地和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经济新增长点和服务业新支柱。
建设甘德尔山旅游区、乌海院子、滨河西区大型旅游主题公园和游乐园、马堡店文化遗址景区建设甘德尔山旅游区、乌海院子、滨河西区大型旅游主题公园和游乐园、马堡店文化遗址景区、乌达温泉旅游度假村、龙游湾湿地公园、旅游集散中心、乌海湖码头等项目,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搞好旅游规划、营销,以旅游产业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升级。到2020年以交通、景区设施、综合配套设施、环境建设设施、特色景观和接待服务设施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立起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
(7)建设新兴服务业培育中心
加快壮大文化产业。以“大漠湖城·休闲乌海”为主题,以特色书法产业、文化会展业、创意制造业、数字产业等为支撑,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市场完善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左右。
培育发展体育产业。把竞技体育、全民健身、旅游休闲紧密结合起来,规划建设乌海湖水上运动休闲和环湖陆地运动、甘德尔山登山步道、乌兰淖尔生态体育公园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和高尔夫休闲运动、金沙湾沙地运动休闲四个体育产业板块。
加快发展养老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巩固完善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加大投入、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到2020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数达到8.7万人,养老机构床位达到3600张。
积极发展健康产业。大力推广“医养结合”,加快发展医疗服务、医疗保健器械、保健食品、健康产品、健康咨询、调理康复、健康养老等产业。支持满巴拉僧庙、蒙中医院等在医疗医药方面研发创新,推动蒙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将乌海市蒙中医院打造成为三级甲等民族医院,海勃湾区中医院打造成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加快建设乌海健康产业园。
(8)打造沿黄生态产业带
以沿黄岸线为主轴,突出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两个重点,将沿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海勃湾区:沿黄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经济带东至京藏高速(包括金沙湾沙漠旅游区)、南至金裕市场、西至黄河、北至蒙西工业园区。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完善道路、水利、供电、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环卫等基础设施;二是完善、提升现有旅游景点,引入房车基地、风情木屋及滑雪场等高端旅游产业,结合红酒文化建设特色酒庄;三是沿国道两侧、黄河岸边及包兰铁路线西侧建设50—100米的彩叶林景观带;四是结合风情村,在重要节点打造特色风情小院项目;五是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六是结合世界各地微缩建筑景观,建设婚纱摄影基地;七是结合水系和湖泊改造,建设2000亩的景观湖;八是开展干旱区全产业链农业、景观绿化抗性景观植物种植及深加工项目;九是依托汉墓广田县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汉墓文化旅游项目;十是建设新型连栋智能温室及新型节能日光温室300亩。
乌达区:包括乌达区黄河文化旅游线项目和沙漠生态旅游集聚区项目。其中:乌达区黄河文化旅游线项目,建设生态走廊、生态文化观光带、乌兰淖尔湖黄河旅游度假区、黄河生态休闲区及相关配套设施;沙漠生态旅游集聚区项目,建设黄河文化演艺区、黄河微缩景观区、沙漠旅游服务区及配套设施。
海南区:包括巴音陶亥光伏农业小镇建设项目和沿黄河生态文明产业带。巴音陶亥光伏农业小镇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围绕正在规划建设的200兆瓦光伏农业大棚项目,建设11000亩以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化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物流服务、休闲旅游、餐饮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光伏小镇;沿黄河生态文明产业带项目,建设沿黄河65公里黄河护堤、道路桥梁、防凌防汛、黄河护岸、景观绿化、灌渠改造等。
(9)道路交通建设
公路。重点加快推进“三横、三纵、五桥、三路”路网建设,进一步提升现有公路通行能力,全面畅通乌海与毗邻地区的出入通道。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公路客运站场建设,建成乌海市一级客运枢纽站、海南公交枢纽站、乌达客运枢纽站。力争到2020年,全市公路密度达到68.7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里程达到120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7公里、一级公路354公里。
“三横”,省道318线千里山镇至乌海湖大桥段至青年桥一级公路、荣乌高速公路棋盘井至乌海段、G1816荣乌国家高速公路乌海至玛沁联络线乌海巴音陶亥至石嘴山惠农段公路。
“三纵”,国道244线乌海渡口村至苦水沟(蒙宁界)段、S217新地至拉僧庙、S37乌海至宁夏宁东沿黄高速公路。
“五桥”,乌海湖大桥、国道110黄河大桥、三道坎黄河大桥、新地黄河大桥、雀儿沟大桥。
“三路”,建设农区道路128.7公里、矿区道路60公里、旅游道路43公里。
铁路。按照“客运提速、货运无缝、客货分流”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域铁路网。加快呼包银铁路客专(乌海段高铁)项目建设进程,规划建设乌海高铁客运站;加快推进东胜—乌海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实施乌海—吉兰泰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缩短策克口岸、乌力吉口岸、巴格铁路。按照“客运提速、货运无缝、客货分流”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域铁路网。加快呼包银铁路客专(乌海段高铁)项目建设进程,规划建设乌海高铁客运站;加快推进东胜—乌海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实施乌海—吉兰泰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缩短策克口岸、乌力吉口岸、巴格毛都口岸以及新疆哈密等地的铁路里程;加快乌海北站货场、乌海国际物流中心、乌海国际陆港等大型现代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高标准推进低碳产业园物流配套铁路建设,启动乌海站货场迁建项目。
航空。以保障旅游业发展为目标,优化国内航线、开通国际航线、发展航空物流,全面提升乌海机场航线通达能力和货物流通能力,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争取将乌海机场列为临时口岸机场。重点做好乌海航线网络规划编制,实施乌海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满足各种机型和新增航线需要。探索机场产业与非航产业互补发展新模式。新建乌海通用机场和低空飞行基地。
(10)基础设施提升
完善区域电网,改造升级农区电网,加快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加强城市水厂及输配水系统建设,完成海勃湾区海北新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完善城市通信基础设施;初步建成现代化环卫系统;构建安全可靠的综合防灾体系。
重点建设1座500千伏变电站、7座220千伏变电站、8座110千伏变电站;重点争取鄂尔多斯—乌海—安平—沧州输气管道和蒙西(含乌海)煤制气外输管道的建设;推动现有加油站、加气站(LNG、CNG)进行联合或整合建设,鼓励新建加气站与加油站或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相结合。
(11) 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
规划期内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全面完成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总抓手,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真正让广大农区群众受益得实惠,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奔小康。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向农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区拓展、城市文明向农区辐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市域共13个行政村,1个涉农社区。其中:海勃湾区5个、海南区8个、乌达区1个涉农社区(泽园社区)。自然村共48个,海勃湾区10个,海南区34个,乌达区4个。村庄规划要与新农区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现代农业发展紧密结合,针对各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进行特色规划,凸显“一村一特色”。
海勃湾区,王元地村依托汉代古城遗址,建设汉唐建筑风格新村;新地村利用临近黄河资源,建设黄河旅游文化村等。乌达区,泽园社区就地取材,选用当地煤矸石砖改造建筑立面、铺装广场,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村村貌。海南区,赛汗乌素新村与农业龙头企业阳光田宇公司统筹规划,打造葡萄酒特色小镇;迎河村在充分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徽式建筑风格改造等。
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要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农业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观光旅游业等结合起来,让产业发展成为农区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加大农区配套支撑产业建设力度,全市80%左右的村庄培养村级主导产业。
海勃湾区针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分别打造休闲农业园、农副产品小加工园等不同内容的专项支撑产业,有力推动了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乌达区结合农业社区改造,计划投资6亿元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非耕地设施农业; 海南区依托葡萄基地,打造法式风格村庄,通过村企互动,形成种植基地、生产加工、休闲观光的整体产业格局。

为您推荐

未来揭阳城市发展规划,揭阳城市规划高清图最新消息

未来揭阳城市发展规划,揭阳城市规划高清图最新消息城市规划区划分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三大类空间,实行采用分类管控。(1)生态空间范围划定:划定生态空间面积共332平方公里,占规划区面积的32.2%,是主要承担生态服务和生态系统维护功能的地域,包括依法设

未来秦皇岛城市发展规划,秦皇岛城市规划高清图最新消息

未来秦皇岛城市发展规划,秦皇岛城市规划高清图最新消息秦皇岛将要飞速发展《河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针对创意创新旅游新项目,提出河北省将推进20个引擎项目,加强建设111个支撑项目,开发一千个核心项目。其中,深入推进20个引擎项目中包含秦皇岛山海花田。加

未来石家庄城市发展规划,石家庄城市规划高清图最新消息

未来石家庄城市发展规划,石家庄城市规划高清图最新消息根据石家庄市发改委最新公布的《石家庄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2016-2020年,石家庄将加快建设成为全省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努力打造功能齐备的省会城市

台州工资水平怎么样,台州平均工资及人均可支配工资

2018台州平均工资及人均可支配工资暂未公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以往台州平均工资及人均可支配工资,仅供参考!从国家统计局台州调查队了解到,2017年上半年,台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2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增幅居全省设区市第三位,扣除价格因素,实

舟山工资水平怎么样,舟山平均工资及人均可支配工资

2018舟山平均工资及人均可支配工资暂未公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以往舟山平均工资及人均可支配工资,仅供参考!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消息,2017年全省11个设区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数据显示,浙江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首位的是杭州,舟山位列

蚌埠工资水平怎么样,蚌埠平均工资及人均可支配工资

2018蚌埠平均工资及人均可支配工资暂未公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以往蚌埠平均工资及人均可支配工资,仅供参考!2017年蚌埠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9096元,与2016年的54006元相比,增加了5090元,同比名义增长9.4%,增速比上年回落0.

加载中...